找到相关内容187篇,用时1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儒道佛和谐共生的文化路径

    等佛教经典。但作为一种外来宗教,佛教仍然承受着来自儒、道二家的排斥。当时的佛教信仰者,也大都以道教信仰模式来信仰佛教,视佛陀为长生不老、神通广大之神,视西域沙门为巫祝。直至东汉末年《理惑论》的出现...》卷六三《老子韩非列传》中,有一段十分著名的记载:“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

    佚名

    |佛教观点|王儒童|和谐共生|儒释道|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560581037.html
  • 中国佛教向外传播 最早在越南

    。中国文化很明显地渗透到越南社会的各个阶层。中国佛教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传入越南的。 现在一般都认为第一个将中国佛教传入越南的是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部论著《理惑论》的作者。《理惑论》由...度集经》9卷,《理惑论》中唯一引用的佛经就是《六度集经》中的“太子须大孥”的佛本生故事,从这一点可以说明汉译佛典当时已传入交趾。也有学者认为《六度集经》是康僧会在交趾译出来的。就算这种说法成立,至少...

    佚名

    |两岸|中华文明|越南佛教|中国佛教|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6/11003284500.html
  • 越南佛教约于2世纪开始从中国传入

    ,东汉苍梧(今广西梧州)学者奉母流寓交趾(指今越南北部)。他“锐志于佛道”,著有《理惑论》。这是佛教传入越南北部的开始。约在255~256年间,月氏僧侣支疆梁接(畺良娄至)到达交州。3世纪末,...轮回。该书为竹林禅派的基本著作。慧忠将禅宗要旨传给陈仁宗。竹林禅派以陈仁宗为初祖,他笃志禅学,即使后日理朝政,夜至宫内资福寺研习禅学。后禅位出家,在海阳东潮县安山花烟寺出家修行,讲授禅弹法,正式创立...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06360790146.html
  • 关中早期佛教传播史料钩稽

    ;  四、不置产业,自甘贫贱;  五、行乞或为人佣作以换取饭食;  六、不与人语。  这些行为与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均有不符,而与佛教徒的某些生活方式暗合。成书于三国孙吴初期的《理惑论》引述时人对...鱼虫》。  (11)《理惑论?序》:“()于是锐志佛道,兼研《老子》五千文,含玄妙为酒浆,玩五经为琴簧。”  (12)请参阅《后汉书》向栩传及郭玉传。  (13)《史通?正义篇》。  (14)《...

    吴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10442260.html
  • 试论佛教史学

    的史识与史德,这也是佛教史学是由中土所创始的一个例证。 佛教史学的出现是紧跟着佛教传入中国的步伐。东汉后期出自于中国人之手的《理惑论》、《四十二章经序》等佛教典籍中已经载有释教流传的简况,其中《...史的真历史与假历史》,载《胡适学术文集·中国佛教史》,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83页。 [2] 僧佑《弘明集序》。 [3] 《理惑论检讨》,载《余嘉锡论学杂著》,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

    严耀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84543291.html
  • 佛软向中国内地的传播与初传期的中国佛教

    汉明帝夜梦金人,遣使求法,作为佛教传入中国的开始。此说最早见于《四十二章经序》和《理惑论》。《理惑论》说:  “昔汉明皇帝,梦见神人,身有日光,飞在殿前,欣然悦之。明日,博问群臣,‘此为何神’?有通人傅毅曰...尚书》;佛教和道教方面的“异人”也集中不少。与士燮同为苍梧人的,就是佛教的代表人物。  与笮融同时,将母避乱至交趾,从其所著《理惑论》看,这里的佛教义学已相当成熟,与儒家五经和道家《老子》相...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34855696.html
  • 夷夏之辨与佛教

    抗衡,因此,夷夏之争的问题还不会爆发出来。《理惑论》中记载的三十七篇问答,比较集中而全面地反映了汉魏时代中国社会各方对佛教的看法和评价,后来中土关于佛教的批评在这里基本上可以找到原形,夷夏之辨也初露...这从《理惑论》中对话就可以看得出来。  儒佛之间站在夷夏之辨的高度展开斗争至少到了南北朝以后。南朝顾欢以夷夏论、张融以三破论等掀起道佛之间的夷夏之争,但儒家方面特别是政府并没有参加进来。南朝帝王多...

    )刘立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5760049.html
  • 北凉佛教与北魏太武帝发展佛教意识形态的历程(1)

    时间,差不多与中国帝王使用佛教意识形态的时间等长,也始于汉末帝王使用佛教意识形态之际。专载汉末佛教及道教发展情形的文献《理惑论》,已记汉末儒生有各种排佛的论调。例如,该《论》即记:“问云:云何佛道... 过去许多学者也用《理惑论》来说明佛教在汉末发展的情形,但这些学者都没有注意到,《理惑论》所载的儒生反佛论调,乃是因汉末帝王使用佛教意识形态治国使然。譬如,汤用彤在其《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

    古正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3345805.html
  • 道世与《法苑珠林》

    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桓帝在“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进而如《理惑论》中有曰:“道者九十六种,至于尊大,莫当佛道也”(大正藏,五二册,页6上。)就是把佛教看成当时流传的九十六种术中之一。(注 ...,没有子嗣,是最不孝的行为,三是出家僧人披袈裟,对君王双亲不行跪起之礼,违背了中国传统礼仪。这些问题大都是佛教徒和反佛者争议的关键所在,所以《理惑论》可说是揭开了三教论争的序幕。(参牟钟鉴,《中国...

    陈昱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5646296.html
  • 佛教给中国文化带来了什么

    佛教的典籍和事实也都是从西方传来的。所以佛教传播路线当然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但就研究文化史来说,它不是个很关键的问题。   (廖先生)在东汉时期出现了《理惑论》,和“佛教南传”说有关。   (孙先生)对,交趾这一带确实是汉末佛教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因为《理惑论》就在这里出现,这成为人们支持“佛教南传”说的一个很重要的根据。但这部著作有些人认为是汉末人作的,有些人认为是魏晋南北朝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4749280.html